熱門話題
#
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
#
有消息稱 Pump.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,引發市場猜測
#
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.Fun 風頭正勁

Dwarkesh Patel
.@jacobkimmel認為,逆轉衰老的功能已經存在於我們的表觀基因組中。
但那麼為什麼進化沒有優化長壽呢?
Jacob解釋說,如果你把進化看作一個優化器,梯度的流動方式非常令人驚訝。
從表面上看,進化似乎應該希望你活得更久(有更多時間生育和照顧你的親屬)。
Jacob解釋了這個簡單觀點的三個複雜因素:
1. 基線死亡率在歷史的大部分時間裡都是殘酷的。即使沒有衰老,你也可能在50歲之前因感染、捕食或意外而死去。因此,從100歲回流到基因組的信號並不存在,這並沒有激勵某種選擇過程讓你活得更久,即使這樣做很簡單。
2. 對於修復衰老的某一個(但不是全部)原因的選擇是有偏見的。因為那樣你就會有一個稍微健康一點的祖父,但從基因的角度來看,他仍然比下一代更糟糕地利用資源。
3. 作為優化器,進化是非常有限的。步長(你可以並行測試的變體數量)受到你的步長限制。在歷史的大部分時間裡,這個帶寬受到的選擇壓力遠比逆轉衰老更為緊迫(例如,建立更好的免疫系統以對抗傳染病)。
與@jacobkimmel的完整節目將在週四發布。
對此我非常興奮。Jacob的簡單三點清單引發了超過半小時的隨機離題,從自然進化出多少種抗生素,到進化實際上如何優化智力,再到我們如何能夠在基因組中檢測到某種致命的HIV祖先的證據。
237.16K
中國的太陽能產量是美國的20倍以上(超過1 TW對比僅50 GW)。如果太陽能是滿足因人工智慧而產生的數百GW額外需求的唯一可擴展方式,那麼美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勝利故事究竟是什麼?
中國在長期時間線的世界中是否佔有優勢?中芯國際(SMIC)可能最終會趕上台積電(TSMC)——出口管制不會永遠保持領先。
忘掉訓練吧——即使只是為了在經濟中部署人工智慧,我們也需要大量新的數據中心。從長遠來看,重要的是增加更多的能源。而做到這一點需要在整個供應鏈上進行大規模的工業化升級。
這正是中國擅長的(而美國則不太擅長)。中國每4年就增加相當於整個美國電網的電力。
如果人工智慧的部署僅僅是生產太陽能電池板、電池、變壓器、開關、變電站等,那麼為什麼中國不就默認主導這一切呢?
我問了@CJHandmer。完整的節目即將發布。
294.42K
"現在仍然非常早。我們仍然處於太陽能的Apple II計算機時代。
傳統觀點認為,太陽能需求將在本週達到飽和。我們這裡有一張圖表,上面寫著,‘今年就是了,它再也不會增長了。’然而,實際上它正以驚人的速度突破圖表的頂部。
這個傳統觀點是錯誤的。太陽能的採用、製造和價格下降不僅在繼續,而且還在加速。而且它們加速的速度仍在加速。"
@CJHandmer

Patrick Collison2023年9月4日
太陽能部署現在以大約5000億美元的年化速度進行。
哪些技術部署的規模超過了這個?美國在二戰期間的飛機生產似乎達到了大約4000億美元(經過通貨膨脹調整)。全球數據中心建設的規模似乎為每年約2000億美元。

111.98K
熱門
排行
收藏
鏈上熱點
X 熱門榜
近期融資
最受認可